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注册
登录
首页
Home
关于
Nav
BIM培训
Nav
BIM项目施工
Nav
建筑智能研发
Nav
案例展示
Nav
新闻资讯
Nav
联系我们
Nav
研究院概况
组织架构
核心
BIM考证
院长致辞
软著证书
企业文化
BIM初级班
BIM中级班
BIM高级班
学生风采
资质与证书
往期学员
视频课程
BIM投标
施工全过程BIM应用
BIM运维
研究院新闻
BIM政策
BIM行业新闻
学员证书查询请登录
BIM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重点应用汇总
2021-07-09 09:08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贴吧
开心网
复制网址
策划阶段BIM运用
一、场地规划与条件分析
1、目标
借助逆向点云、VR全景与BIM技术,形成全面场地全景图像,建立场地点云和BIM模型,在场地规划与分析过程中,利用全景图像查询地块及周边任意图像信息,利用点云模型分析场地建设的主要条件,为不同的建筑方案评审提供依据。
2、成果
1)VR全景图像及网址/二维码云端全景:提供地块及周边区域的任意方位图像信息查看,为决策提供依据。
2)逆向点云模型:反映场地完全真实的具有空间位置与色彩的拟真三维模型。
3)点云模型分析报告:依据项目需求的基于点云模型各点空间位置、三维图像的各类分析成果。
二、土石方平衡方案比选
1、目标
借助无人机倾斜摄影逆向还原的三维点云模型,将地块未开挖的原始地貌真实精确地予以反映,对于不同开挖方案结合BIM软件的数据分析,与不同土石方开挖运作方案比对运算,得出各方案的精确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量和经济指标测算,能够确定最优土石方平衡运作方案。将传统二维点测标高方式的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
2、成果
1)地块原始逆向三维点云模型
2)不同土石方开挖运作方案模型
3)各方案对应精确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量和土石方平衡经济指标
4)建议的最优方案及确定最优方案运作方式
三、方案模型搭建
1、目标
BIM模型是建筑信息数据的载体以及项目各指标分析的基础,方案BIM模型也是设计阶段BIM模型的深化基础,为后续设计阶段提供数据基础和指导性三维依据。
2、成果
方案
BIM模
型:
集成必要技术经济指标数据。
设计阶段BIM运用
一、建筑设计方案比选
1、目标
基于BIM软件强大的模型即时调整和即时渲染功能,通过不同建筑方案快速建立不同方案模型,或者针对不同幕墙方案进行快速渲染生成不同幕墙效果图,形成多个备选设计方案模型,经过多方沟通、讨论、调整,最终形成最佳的设计方案,为初步设计阶段提供基础数据。
2、成果
备选设计方案模型;
各方案渲染效果图;
方案备选报告;
最终设计方案模型及效果展示。
二、各专业模型搭建
1、目标
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模型构建,以初步设计模型为基础数据源,或以相关二维设计图纸为基础数据源,构建专业模型,要求符合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为后续施工图深化阶段的BIM技术应用范围提供模型数据依据。
2、成果
施工图阶段各专业BIM模型成果:
1. 满足规范及本阶段各专业模型内容及几何、非几何信息要求。
2. 满足设计图纸审查、空间冲突审查的要求。
三、机电管线综合检测优化
1、目标
在计算机上将各个系统进行施工前虚拟预装配,建立基于各专业施工图阶段的BIM模型,检测机电管线的“错、漏、碰、缺”问题,并优化机电管线布置方案,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避免将设计阶段的不合理问题传递到施工阶段,并提高整体布局的感官质量。
2、成果
管线碰撞检测报告,报告中包括管线碰撞内容、节点位置、对应碰撞构件ID号、碰撞楼层平面图、各类型碰撞统计等,并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优化后的各专业模型应符合施工图阶段BIM模型精度要求。
四、空间净高检测优化
1、目标
空间净高检测优化可与机电管线综合检测优化同步进行,主要是基于施工阶段各专业BIM模型,对建筑物内部竖向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业主需求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净高。
2、成果
净高分析报告,可与管线碰撞检测报告合并,记录不满足净高要求的节点位置、不满足原因及优化建议。
五、预留洞口
1、目标
机电各专业管线管线综合优化完成后,对一次结构、二次结构的预留洞口进行精确定位,确保预留预埋准确,避免二次开洞、开槽,降低返工损失。
六、虚拟仿真漫游展示
1、目标
仿真漫游可用于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等,其主要目的是基于各阶段BIM模型数据,利用软件平台提供的漫游、动画功能,依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的工程负责人指定的漫游路线制作建筑物内外部虚拟动画,便于相关人员直观感受建筑物三维空间,辅助设计评审、优化设计方案。
2、成果
清晰表达建筑物的设计效果,并反映主要空间布置。
施工阶段BIM运用
一、深化设计
1、目标
深化设计包括各专业的深化设计以及专业之间的协调深化设计,主要是保证施工模型满足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不碰撞以保持施工顺畅,并且将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因素纳入到施工模型随时随地动态调整,确保施工模型的可施工性与可执行性。
2、成果
施工模型。表示工程实体即施工作业对象和结果,包含工程实体的基本信息,并清晰表达关键节点施工方法。
深化施工图及节点图。施工图及节点图应清晰表达深化后模型的内容,满足施工条件,并符合政府、行业规范及合同的要求。
二、模型进度管理
1、目标
传统的进度管理工作依据横道图、网络图,表现效果差,需要结合文字才能比较清楚的表示进度变化情况,效率低。采用BIM技术可充分利用模型的可视化效果,结合人、材、机等资源供应计划,进行4D模拟建设,可以方便的掌握进度计划的实施状况,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进度偏差,这样有助于排除未知因素、采取有效纠偏措施,确保项目进度按预定的目标执行。
2、成果
集成了工程构件进度信息的Navisworks模型,能够模拟出建筑随时间生长的动态过程,并附着以精准的构件施工时间,基于此进行工程进度计划的完善与形象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对。
随着工程设计进度不断增长的BIM模型,基于此分析进度管理的分析与决策。
三、无人机全景进度质量管理
1、目标
对于项目关键节点(每月、每阶段)利用全景相机以环视的角度将项目内部拍摄,记录建筑体内进度和质量,并将进度与计划比对,将构件图像记录核查其质量。
2、成果
四、施工场地布置
1、目标
快速精准表达施工空间冲突指标,进一步完善场地布局方案评估效果。
2、成果
符合相应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的场地布置BIM模型、动态模拟漫游、场地布置平面图、材料明细表等。
五、施工重难点方案模拟
1、目标
利用BIM可视化特点,可对项目的一些重要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以提升施工组织效率,能够直观地了解整个施工安装环节的安装工序,并清楚地把握安装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
2、成果
施工组织模拟模型、施工方案模拟模型、施工工艺模拟模型视频或模拟曲线;必要的分析报告。
上一篇:
住建部:明日起,停止受理三级、丙级等60多项资质申请!新标准实施后实行换证!取消造价资质审批
下一篇:
黑龙江省又发文,鼓励应用BIM技术、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分享网站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贴吧
开心网
复制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