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证书查询请登录 

鼓励评标评审加分,工程总承包明确BIM技术,且看2021年BIM政策!

2020-12-31 14:09

BIM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整个建筑业的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要来了,BIM昂首阔步,不但政府层面持续推动,水利工程的BIM应用也开始提速。  

       一:济南新政:鼓励评标评审加分,工程总承包中明确BIM要求

  近日,济南市住建局发布了《济南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推广BIM技术应用

  

  于BIM,主要提出3点:

  1,推进工程总承包项目积极应用BIM技术。

  鼓励政府投资项目、装配式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率先应用BIM技术。

  2,建立有关BIM信息管理平台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加大研发,建立与BIM技术应用相适应的信息管理平台,推进BIM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BIM基础上的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推动实现与项目设计、生产、施工、设备供应、专业分包、项目管理等单位的无缝对接,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合理协调各阶段工作,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3,工程总承包文件招标文件明确BIM要求

  建设单位可在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中对BIM技术应用提出明确要求,鼓励在评标办法中予以评审和加分,并合理安排专项实施费用

  二:响应住建部文件,将BIM纳入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

  提出在工程总承包中明确BIM要求,这与住建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制定发行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中,将BIM纳入工程总承包合同总要求一致,且按济南规定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施行,意思是在住建部文件实行之前,济南地区将更早开启在工程总承包中应用BIM技术。

  另外要知道,虽然工程总承包项目评标一般采用综合评估法,但对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来说,技术标更为关键,尤其是很多高大难的工程,业主对技术标要求非常苛刻,BIM所具有的减少返工、节约工期、利用模型预知施工难点提出切实可行施工方案等优势,已经成为评标的重要考核。

  将BIM在工程总承包项目进行应用,目前已成为众多企业参与竞标的重要手段。

  三:四川文件:推动BIM技术与水利业务融合

  近期,四川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指出要大力建设数字水利基础设施。

  

  文件中明确:推进5G、BIM、3S(遥感、定位、导航)等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水资源管理等深度融合

  四:2020年,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是行业发展重点

  在2020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鄂竟平部长强调,要落实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任务,充分运用BIM等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

  聚焦水利信息化补短板是落实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任务。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BIM等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

  ——2020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

  8月份,重庆市水利局就出台文件推进BIM技术在全市水利工程应用。水利局指出:BIM技术将作为水利工程招投标条件!此举调动企业纷纷应用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招投标中,不少项目法人将BIM技术应用作为招标条件。

  据中国水利水电BIM设计联盟秘书长刘辉在《中国水利》中表示,国内水电工程中的所有大型项目均或多或少应用了BIM,在设计阶段全面推广,施工阶段逐步应用;三峡集团、大渡河公司、雅砻江公司等水电工程业主要求进行数字交付;抽水蓄能项目要求必须进行BIM数字化移交。

  其实,近年来的水利工程正在悄悄变化,信息化的比重持续增加,不少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支出达到了千万级别。加上整个大环境对水利信息化寄予厚望,未来这方面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BIM技术有望重新定义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水利水电BIM标准体系》出来已经有几年了,BIM在整个建筑业的应用正高速迈进普及和深化,其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利益也在水利工程初见成效,随着四川、重庆等地方BIM在水利工程的应用发展,开启的是2021年新阶段的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发展。  

  

  没有BIM的技术,也就没有建筑行业的未来。鉴于BIM是贯穿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管理技术,未来的水利信息化也逐渐形成以BIM模型为核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智慧平台功能会越来越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推行和实践BIM技术的过程中,一些新的岗位会产生,一些旧职位会被取代。对于从业者而言,掌握好BIM技术终归是首要。